宪法“七进”在湖南|普法讲座促营商建设 诉源治理解企业纷争
2020-12-03 10:37:24          来源:法制周报 | 编辑:廖悠悠 | 作者:曾雨田 曾晶晶 | 点击量:54469         

   【编者按】 11月30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京举行了今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今年的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期间将举办七场主题活动,分别是: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农村、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校园、宪法进社区、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近年来,湖南政法战线等部门单位如何在宪法“七进”系列活动中体现宪法精神、法治态度?本报将在这个宪法宣传周推出“宪法‘七进’在湖南”系列报道,用这种方式给出他们的答案。


      普法讲座促营商建设 诉源治理解企业纷争

  ——望城区法院推进宪法和法律进企业侧记

  

  法制周报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曾晶晶

  “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法完善用工制度,构建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前夕,长沙市望城区法院诉源治理办公室副主任补博霖来到区建筑行业协会,为120余名建筑公司代表上了一堂法治课。

  我国《宪法》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近年来,望城区法院利用培训和开会等机会,积极推进宪法和法律进企业依法帮助企业维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送法进企业”减少矛盾产生

  今年7月14日,副院长江革、经开区法庭负责人罗新祥、诉源治理办公室副主任补博霖赴望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孵化中心,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的培训活动,力求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始。

  当天,培训现场聚集了经开区50余家企业负责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佘浩宇发表了开幕讲话。

  会上,江革介绍了区法院近年来受理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数量、增幅以及在疫情影响下的增长趋势,从法律、社会角度分析了劳动争议诉讼对企业与个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呼吁企业要知法懂法,从源头上避免纠纷的发生。

  随后,补博霖结合自身办案经验,以招聘员工时、签订劳动合同过程、劳动合同履行过程、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过程等4个阶段为主线,根据近3年来望城区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普遍性特征,重点讲解了签订履行劳动合同中的风险与防控。

  江革表示,区法院将继续选派专业法官为中小微企业家普及法律知识,提升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保障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22家企业代表旁听劳动争议案

  近日,经开区巡回法庭在第四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符某与长沙某科技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区工商联组织辖区22家中小微企业代表参加庭审旁听,接受普法教育。

  庭审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入职后的3个月补签劳动合同是否合法和计算加班工资展开了激烈辩论。休庭后,承办法官补博霖向中小微企业代表以案释法,并向代表就“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及防范”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讲座。

  “平常只注重如何开拓市场,却忽略学习法律知识,在企业劳动用工方面没有法律防范意识,增加了企业劳动用工成本。”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亲身观摩庭审收获很多,“以后会更加注意这些问题,减少矛盾纠纷”。

  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平认为:“这场讲座是一场生动而实用的法治教育。”

  诉源治理工作站开进建筑业协会

  11月13日上午,区法院与区建筑业协会诉源治理工作站授牌成立。

  近年来,人们法治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涉及建筑企业的矛盾纠纷逐年增多。为破解建筑业矛盾多发的难题,为辖区建筑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望城区法院与区建筑业协议共同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配备专门的调解员解决纠纷。同时,区法院联点员额法官也将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及类案指导服务,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诉前。

  江革表示,建筑业协会诉源治理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望城区建筑行业诉源治理平台搭建完成。同时,区法院将持续组织对行业调解人员以及重点企业的培训活动,助力提高企业的正规化管理水平和协会调解工作人员的调解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责编:廖悠悠

来源:法制周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